环尾狐猴(学名:Lemur catta)是原始灵长类,吻长、两眼侧向似狐,因尾具环节斑纹而得名。多5-20成群,栖多石少树的干燥区域,各有我们的范围。善跳跃攀爬,是地栖性较强的狐猴,主食昆虫、水果。3岁性成熟,孕期约4个半月,多为双仔。繁殖期在哺乳动物中最短,每年仅两周,一只雌猴同意雄猴的时间不足一天。寿命约2024年。 [1] 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南部和西部的干燥森林中,生活在疏林裸岩地带。环尾狐猴被列入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CITES附录Ⅰ中,禁止在国际间的买卖。
宠物的形态特点
环尾狐猴头体长约为30-45厘米,尾长为40-50厘米,体重约2千克左右。头小,额低,耳大,两耳都长有不少茸毛,头部两侧也是长毛丛生,吻部长而突出,下门齿呈梳状,使得整个颜面看起来宛如狐狸,所以被叫做狐猴。但它的身体却更像猴类,身体后背的毛呈浅灰褐色,腹部为灰白色。额部、耳背和颊部为白色,与黑色的吻部和眼圈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色彩,十分有趣。尤其是那条具备11-12个黑白相间圆环的长尾,是其与众不同的特点,极易与其他狐猴不同开来。 [2]环尾狐猴的后肢比前肢长,因此攀爬、奔跑和跳跃能力都很强,可以在树枝间一跃9米,它的掌心和脚底长着长毛,可以增加起跳和落地时的摩擦力从而不会滑倒,它甚至可以像人一样直立行走,长尾巴起到的平衡用途是不可忽略的。但因为前肢短软无力,所以环尾狐猴下树的时候头上脚下倒退着地。
环尾狐猴身上有三处臭腺,分布于肛门和腋窝等处,能分泌出一种臭气刺鼻的体液作为路标和领地的记号,其中一处雌雄共有,长在腕关节内侧。公猴的腺体比母猴发达,除去在繁殖季节用作争雌工具外,还可以当作御敌的武器,外敌进犯时环尾狐猴弯曲手臂并用尾巴摩擦腕部和腋窝使体液挥发,尾巴不停甩动,把臭气扇向敌人,据了解成效相当明显,公猴腺体的发达程度直接决定了它在猴群中的地位,因此环尾狐猴很看重卫生,常常互相梳理毛发。